今天阴雨

     
      今天,六月四日,阴雨,股市大跌。
 
      纪念日。有同事问我,什么意思啊?我说,今天是纪念日,她赞我居然还记得,因为那个时候我只不过在读小学三四年级。是的,我对那时的事情也许并不很了解,并没有参与,对于我的性格而言,也许年幼到足以使我幸存下来。但是,我仍然有记忆,我不愿意忘却。
      说实话,我觉得类似运动的发起并不见得有足够多的新意:年轻的大学生跪在人民大会堂的门前,把一封信高高举过头顶,任凭帝国的首辅铁青着脸傲慢地路过——这样的事情以前有过,比如康梁;当然,帝国的反应也许也并没有足够多的新意,类似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。从广场上后来上演的种种来看,我也不认为我们的知识分子足够成熟到能够担任领导,或者说,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利用;运动后期,广场上帮派斗争层出不穷,集体性的癫狂时有发生,那位神经质的女生看起来既不像汉娜·阿伦特,也不像罗莎·卢森堡,也不像武则天,更不像薇依,或许,有一点像同样神经质的贞德,却遗憾地没有出现在民族战争的战场上。
      年轻的知识分子热血沸腾,他们爱这个国家,尽管现实或许并不能容忍这样的爱。话说回来,知识分子和市民(其中包括地痞流氓和街头混混)一同站出来的景象,在帝国政治史上并不多见。事实再次证明,在帝国政坛,拥有爱心的改革派难以成功。这似乎是一个悖论,如同二战时福斯特所评论的:如果我们击败纳粹的前提,是把我们自己变成纳粹,那么这样的胜利还有什么意义?在帝国政治斗争中,必须先杀死对方,但是当我们杀死对方的时候,我们自己也就成了杀人犯,从而失去了根基。
      最后的回忆,集中在那位手无寸铁的青年拦住坦克的画面,他被描述为“一个螳臂当车的匪徒”。
 
      若干年前,我向一位朋友提到,事后有一位日本友人评论:邓的功绩很大,但是把枪口对准自己的人民是不能被原谅的;朋友的第一反应是:日本人来指手画脚说什么。
      这是我们的记忆,我们可以记住很多,可是能够凭借什么去记忆呢,爱,还是仇恨。
 
      我一直认为,暴力对于施暴者的心灵造成的伤害,可能具有更大的意义。我们帝国的性格,就是如此浸淫养成的。
 
      股市大跌,因为帝国的颟顸。同事们几乎都有些恍惚,捧着咖啡开始讨论移民的可能性。
      我们真的要离开祖国么,真的可以么?
 
     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,
      Parsley, sage, rosemary and thyme…
此条目发表在城市随想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0 Responses to 今天阴雨

  1. xiaohui说:

    6/4时期的政府沿革到现在,着实没有本质的变化。
    关于炒股,多说几句:
    炒股如果不是因为贪婪,是不可能开张的,但是如果说全部是因为贪婪的驱动,我否认。人家怎么想的我猜不到,而我想炒股能让我和妻子的未来多一些保障,满足一些赌徒基因的渴求,和阿妈多个话题可用聊聊,想要在2年内赎出一辆MAZDA3,也许攒够移民的钱……我只是想要美好的生活,至于在令人失望的祖国,还是在蛮荒的澳洲,都是一样的。很难活的伟大,想要活得惬意应该不算太难。

  2. twinkle说:

    有些绕口,只能基本明白大概的意思,可能因为自己对政治太不敏感,也从不愿花时间在这个上面吧!
    至于移民与否,如同黄总所说,只是为了生活的符合自己的想法。至于是否能离开祖国,只能说:能但不可能真正。

  3. rei说:

    Rayn,等着你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,制度是从立法开始的。
    http://www.people.com.cn/GB/shehui/1060/2391835.html
     

  4. Even说:

    楼下尊棣,高见认为制度是从立法开始,实在是不敢苟同,无论如何这一结论于我们国家是无法适用的,想必这用不着列举证据了吧。震宇君,就我了解而言,对于这个国家的热爱,不会比别人少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