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环王评注之一——历史观

        托尔金的历史观是比较中正的西方“唯心史观”,电影中对小说的一些小改动并没有改变这一点,在某些地方还有所加强。
        我们的历史观强调“劳动人民创造历史”,以及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”,以及“历史的必然性”“历史进步的方向”“历史潮流”之类的措辞。但是在指环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于历史偶然性的强调(这一点同样十分明白地体现在ABC的《罗马》中,若以后谈到《罗马》我再具体说)。首先,没有底层人民的位置,这一点对于要吸引读者兴趣的小说来讲是很自然的,我们当然无法想象一种“索伦压迫和剥削中土各族人民,最终造成大起义”的故事。其次,整个故事的关键,不是正面战场上的拼杀,而是一枚小小的指环,以及中土最不起眼的种族霍比特人的故事。然后,故事的高潮,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,斯米戈(咕噜)的作用非同寻常,当弗洛多在末日火山的悬崖边受到魔戒蛊惑,宣称魔戒属于自己的时候,正是斯米戈的贪婪最终导致自己和魔戒一同坠入火山口。
        另一方面,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历史观的另一条理论,历史的关键在于诸多偶然性的叠加。索伦错误地判断了敌人的计谋,认为敌人将会试图利用魔戒而不是毁掉它;弗洛多一路的行程本身就带有很多偶然性的叠加;丕平误用奥桑克魔石,反而使索伦以为魔戒去向冈铎,并且极可能落入阿拉贡之手;阿拉贡带领残兵剩将向黑门挑战,等等……但是,在这些因素的叠加过程中,我们也同样可以发现,人的决定并不是毫无作用的。白塔保卫战之后,中土联军向黑门的进军,其意图只是在于吸引索伦的注意力,为弗洛多创造机会,这一策略最终是成功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甘道夫扮演了一个先知的角色,帮助正义一方做出了冒险但正确的计划。
       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《英雄》体现的历史观。
        《英雄》的政治观点在此我不讨论,在此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影响力上。几位大侠万军之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,应当说,具有足够影响历史的能量,但是,最终行刺行动并没有成功,而这次行动本来是完全成功的。无名最终的放弃,是因为认识到了“历史的必然性”,也就是“只有秦始皇才能救中国”,因此放弃行刺计划也就是“顺应历史的选择”。小人物最终还是没有影响历史,哪怕影片已经承认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。影片的结尾则强调秦始皇开创了一个和平的时代,以证明历史的走向老早就已经确定了,个人所作的选择,应当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选择,否则必然被历史抛弃。
        我是不喜欢这种唯物史观的。首先,在于这样解释历史会失去历史本来的多样性。历史其实是生活的不断发展,充满了可能性,当我们对历史进行抽象,并找出一个公式来说,历史的结局必然是如此如此。这种史观,实际上是基督教史观,最终的终点是上帝再临和最后审判,当这种史观与唯物主义结合,就把共产主义社会代替了天国,是否是好事不清楚,或许也是很多种理论中的一种罢了。
        对于指环王而言,中土的命运实在是命悬一线,依靠人们的努力和诸多偶然性(运气)最后还是胜利的结局。这是一个好故事,因为如果在一开始就能够依靠公式推算出结果,对于故事来说未免就有点无聊了。
此条目发表在看电影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