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的出身实在太过底层,从小苦大仇深,对有钱人和贪官污吏恨之入骨,偏偏作了皇帝。于是他采取的政策都带有底层民众朴素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感,有钱人该杀,贪官污吏也该杀,好像老爸老妈有时候发的牢骚:“贪污的,就该枪毙!”,这位底层来的皇帝可以把牢骚变成实践,还变本加厉。
朱小时候受的苦遭得罪太多,后来经历的腥风血雨也太浓重,死的人太多,最后难免造成心理变态,想出闻所未闻的残酷刑罚,最著名的是剥皮实草,做成恐怖的标本放在衙门口警示后来的官吏。
我觉得这个人确实是个理想主义者,但是局限于底层眼光(这个不能怪他,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),他觉得,农民应该老老实实的种地,国家对农民的政策要宽和,有钱人都要牢牢的控制起来,贪官污吏则格杀勿论,而且要他们死得够惨,别人就不敢再仿效。明朝的制度相对比较简单,一种理想化的简单。地方上限制官僚介入,认为管理(就会有权力,有权力)就会导致腐败,于是禁止官僚下乡扰民,同时发动老百姓监督官僚,一旦有不轨行为,民众可以自力救济,把官僚绑起来送给皇帝砍头(《大诰》里都有)。中央方面,皇帝独揽大权,取消宰相,建立秘密警察,时刻准备杀人。这种制度,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也是有很大影响了,弄得中央极权、恐怖统治大为盛行。
想来想去,朱元璋和毛泽东蛮像的。后来,明朝的老百姓说,洪武时候是好日子,换了永乐的时候就不好了,最好还能过几天洪武时候的日子就满足了;口气和许多数年前的牢骚如出一辙。不过毛主席看起来没有朱元璋那么变态。
我一直觉得暴力和阴谋对人性有很大的毒害作用,有时候即使是出于正义的目的,暴力还是会对心灵发生损害。像朱元璋那样,好像炼蛊毒那样,是最后从坛子里爬出来的毒虫,道德君子早就统统淘汰光了。这样的人玩出来的政治,没有人性可言,大概也没有正义性可言。像西方人写得出《政治中的人性》、《政治的正义性》一类的书,我们这里是玩不转的。
我还一直觉得,制度背后需要有德性作支撑,有时候甚至是德性本身起到更大的作用。我们的传统文化里,受到推崇的不是个人主义的美德,而是对皇帝、对家长的绝对服从的美德,个人的诚实、守信、善良是不受重视的,或者说,我们对人类的个体的“爱”理解还不够深刻。
朱元璋的帝国也并没有搞得太好,后来朱棣抢了侄子的皇位。这个朱棣看起来人品极其无赖,弄起人来也是无所不用其极,居然皇帝的批文里有明目张胆命令将犯人妻女送去轮奸的。
改变制度其实还算容易,要改变人(民族)的德性难得多,但是德性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,大家莫衷一是,又属于群体性,所以暂时还想不到什么解决方法,可能宗教是一种途径。
[《帝国政界往事——大明王朝纪事》,李亚平,北京出版社,28元(在当当买的,打对折)]
好兴致我最近看过了非法律书籍,就是刘心武的解读红楼梦了非专业的书,确切说 非民法专业书籍 基本不翻 浪费时间一条路走到尽头